
獵鷹動態
【萬民觀點】消防救援用無人機產品合法合規性風險分析
更新時間:2025-03-07 關注:1022
編者按
隨著低空經濟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消防救援用無人機產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無人機產品正加速向多災種、全流程、智能化方向演進。然而,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暴露出技術標準滯后、專業人才短缺、應用場景受限等現實挑戰,為企業發展帶來多維度的考驗。作為國內較早投身于無人機應急救援領域的消防專業人士,獵鷹消防科技董事長張萬民曾在消防隊伍服役30年,曾參與國內數十起重特大火災事故調查,主持組織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擁有豐富火災事故調查、火災救援及消防科研經驗,系應急管理部火災事故原因調查專家組成員、中國消防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2021年入選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光榮榜。今天,張萬民董事長將依托獵鷹消防科技自媒體矩陣,正式推出"萬民觀點"專欄。專欄將立足作者兼具"火災事故原因調查專家"和"無人機應急救援行業從業者"的雙重身份,不定期分享行業熱點分析、技術創新動態、實戰應用案例及創業心得體悟。誠邀業界同仁持續關注、踴躍互動、轉發分享,通過思想碰撞與實踐探索,共同為低空經濟賦能消防產業升級貢獻智慧力量,攜手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1月,國家消防救援局發布《消防產品目錄(2025年修訂本)》。在無人機裝備方面,新版目錄保留了2022年修訂本中“無人機消防車”等系列裝備類別,同時對原有的“消防無人機系統”類目進行優化,將其調整為“消防救援用無人機”。此次修訂,在定義上精準涵蓋了當前無人機應用的“救援”細分功能,充分契合了消防隊伍“全災種、大應急”的能力建設需求,也為無人機技術創新確立了向復合型救援場景延伸的導向。需特別關注的是,目錄中無人機消防車以及包含了偵察偵檢、搶險救援和輔助滅火等三類產品的消防救援用無人機仍被列為“尚未制定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消防產品”。這對于消防救援用無人機市場經營主體,尤其是新進企業具有重要警示意義,各廠家應關注產品的合法合規性風險。
自2022年《消防產品目錄》新增了無人機相關產品以來,消防救援用無人機市場蓬勃發展,新進企業不斷涌入,產品譜系也從單一功能拓展至災前預警、災中處置、災后評估的全鏈條解決方案。
《消防產品目錄》所列的三類消防救援用無人機基本涵蓋了當前消防救援用無人機的主要功能:偵察偵檢,包含拍攝、測繪、采檢、探測(航磁)等功能;搶險救援,包含通信、廣播、照明、投送等功能;輔助滅火,包含投射、噴射輔助滅火等功能。
從產品形態來看,目前既有冠以“消防救援用”的單純無人機產品,也有搭載了單個或多個消防救援任務機載模塊的集成性無人機產品。此外,集專用運輸車輛、機載任務模塊和無人機飛行平臺為一體的車機一體化綜合裝備產品也成為行業創新的主要方向。
在近年來舉辦的應急救援、低空經濟等行業展會上,各型消防救援用無人機產品紛紛亮相,產品形式豐富多樣,功能特點各具特色。這一方面反映了近年來消防救援用無人機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另一方面也折射了當前消防救援用無人機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產品同質化、技術標準不統一等行業規范問題,大部分產品面臨合法合規性風險。
無人機作為飛行平臺具有廣泛的行業適用性特點,我國對無人機生產制造、適航管理、空域使用、運行監管等均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而當無人機應用于消防領域作為消防救援用無人機出現時,不僅須嚴格滿足國家現行的無人機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的各項要求,還需納入消防產品質量管理體系,接受行業監管。
《消防法》《產品質量法》《消防產品監督管理規定》《消防產品目錄》《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等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共同構成了我國消防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體系。這一多層次、系統化的制度體系,對消防產品的生產、銷售、使用、檢驗等均有明確的要求。
根據《消防法》第二十四條、《消防產品監督管理規定》第九條規定,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消防產品,經技術鑒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生產、銷售、使用。在新版《消防產品目錄》中,無人機相關產品均在“尚未制定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消防產品”之列,這也意味著當前生產、銷售該類產品均應通過技術鑒定,取得消防產品技術鑒定證書。而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官網“消防產品信息查詢系統”的查詢結果中,名稱中包含“無人機”的消防產品只有一款。由此可見,目前絕大多數專門用于火災預防、滅火救援等場景的消防無人機產品,均不符合現有消防產品監管法律法規要求。
在車機一體的無人機綜合裝備領域,無人機救援任務專用運輸車輛的消防車資質問題也值得關注。作為為消防救援無人機提供運輸、保障功能,且直接參與滅火、救援核心任務的車輛,根據《關于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車輛懸掛應急救援專用號牌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發〔2018〕114號)和工信部關于專用車輛的有關規定,該類車輛應取得消防車車型公告,懸掛應急救援專用號牌。
2024年8月,工信部發布第38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兩個廠家的應急救援消防車成為首批取得工信部公告的無人機專用消防車型,其公告頁明確標注“主要專用裝置有系留無人機系統”。此后,一款配置無人機的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車型也被列入第388批公告中。相比于取得公告的寥寥幾個車型,市場上無人機專用運輸平臺采用非消防車型專用車甚至民用運輸車的普遍存在,這類車輛交付后無法順利辦理應急救援專用牌照,存在較大交易風險。
導致當前消防救援用無人機產品普遍面臨合法合規性風險,無疑有著標準體系建設滯后于市場發展的客觀因素,但這一現狀正在被改變。目前,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等多方正在通過系統性布局加速構建消防救援用無人機行業多層次技術標準體系。
2月21日,國家消防救援局發布《消防救援用無人機通用技術條件》《消防救援用無人機訓練導則》消防救援行業標準報批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標志著消防救援用無人機行業標準體系建設邁入新階段。兩項標準將為行業確立明確的技術研發方向與參數規范,有效遏制因技術路線混亂導致的產品性能參差不齊現象,推動行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
在行業標準化進程推進中,行業協會團體標準發揮著先行先試的重要作用。中國消防協會在2022年6月發布實施3部團體標準:《大載荷無人機滅火救援裝備》(編號:T/CFPA007-2022)、《大載荷無人機搶險救援裝備》(編號:T/CFPA008-2022)、《無人機載儲壓滅火裝置》(編號:T/CFPA009-2022),這些標準為行業提供了詳細的技術參考。此外,該協會組織編制的團體標準《無人機消防救援操控員》也于2024年9月通過送審稿審查。
可以預見,隨著行業標準體系和監管機制的持續完善,消防救援用無人機行業將擁有更為明晰的創新邊界與合規指引,企業創新風險進一步降低。行業多層次標準體系建設將發揮強大的引導與激勵作用,促使企業主動加大在技術研發層面的資源投入,加快技術創新與升級,進而形成“標準引領—技術突破—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
當前,低空經濟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系列產業扶持、引導政策和城市高層建筑火災、自然災害搶險救援等剛性需求,為消防救援用無人機提供了肥沃創新土壤和廣闊市場空間。但作為事關生命安全的重要領域,消防救援用無人機相關企業在追求創新和發展的同時,應高度重視產品的合法合規性問題。希望業界同仁能夠嚴格遵守消防產品質量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產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化建設,共同推動消防救援用無人機行業的健康發展。